高温天农药中毒的急救办法
夏季炎热多雨,作物病虫害盛发,这个时期也是农药使用频繁的时期。有数据显示,90%左右因施药而中毒的情况都集中发生在气温30℃以上的7-8月份。高温让人体毛孔和汗腺处于开放状态,农药中的有害成分更易通过皮肤渗入人体,引起中毒。
这些情况会造成农药中毒 前期准备: 施药环节: 后续处理: 1、不要连续施药时间过长,施药后不久不要在田内劳动。 人体引起中毒的3种途径 1、经皮肤进入人体。 很多农药能溶解在有机溶剂和脂肪中,如一些有机磷农药都可以通过无伤皮肤进入体内。特别是天热时,气温高,皮肤汗水多,血液循环快,容易吸收。皮肤有损伤时,农药更易进入。大量出汗也能促进农药吸收。 2、经呼吸道进入人体粉剂、熏蒸剂和容易挥发的农药,可以从鼻孔吸入引起中毒。 喷雾时的细小雾滴,悬浮于空气中,易被吸入。在从呼吸道吸入的农药中,要特别注意无臭、无味、无刺激性的药剂,这类药剂要比有特殊臭味和刺激性的药剂中毒的可能性大,容易被人们所忽视,在不知不觉中大量吸入人体内。 各种化学农药都能从消化道进入人体而引起中毒。多见于误服农药或误食被农药污染的食物。经口中毒。农药剂量一般较大,不易彻底消除,所以中毒也较严重,危险性也较大。 农药中毒的表现症状
1、喷洒农药前,要选好喷施农药的时间,尽量选择在早晨和傍晚,不要在中午高温时段;
2、调整好喷雾器等工具,调配好药剂浓度和用量。配药、拌种时要戴橡胶手套、防毒口罩和护镜等;
3、喷雾器漏药故障时不要徒手修理,更不要用嘴吹堵在喷头里的杂物,以免造成农药污染皮肤或经口腔进入人体内。
1、喷洒农药时,要穿长袖衣裤、戴口罩,不吸烟、不吃食物、不用手抹汗。不要穿化纤衣服喷药,因为化纤衣服渗透性强,吸水性差,抗污能力差,容易发生感染性中毒;
2、喷洒农药时要站在上风口喷洒,不能“顶风而上”,防止风将药液刮到身上。
3、施药方法不正确,如人向前行左右喷药,打湿衣裤;几架药械同时喷药,未按梯形前进和下风侧先行,引起相互影响造成污染。
2、喷洒农药后,要及时换洗衣服,用肥皂水洗脸洗手后才能进食(喷敌百虫后忌用肥皂水洗脸洗手,要用清水洗脸洗手);
3、喷洒农药的工具要洗净,田头要插标记。
3.经消化道进入人体。
农药中毒事故急救方法 一旦发生农药中毒,应立即开展救治,而掌握一定的急救常识,则能为抢救病人赢得最佳时机: 1、清除毒物:迅速将中毒者抬至空气新鲜的通风地方,脱去污染的衣物,用清水反复清洗接触农药部位的皮肤。经口中毒者,要尽快进行催吐、洗胃、导泄,以清除消化道内的农药。若药液溅入眼内,立即用生理盐水冲洗20次以上,然后滴入2%可的松和0.25%氯霉素眼药水,疼痛加剧者,可滴入1%—2%普鲁卡因溶液。 2、补液利尿以排毒。 经不同渠道中毒该采取的具体措施:
注意: 遇到任何农药中毒或疑似农药中毒情况应尽快就医或咨询医生,务必携带农药标签或将农药标签拍照供医生查看。提供最近接触农药的情况以及农药的(一种或多种)名字,最好提供农药的通用名(有效成分)。 农药中毒急救程序流程图
相关资讯
产品推荐
同类文章排行
- 小麦五如何管理?用药很关键!
- 小菜蛾很难杀?用“他”试试
- 吡唑醚菌酯特点,吡唑醚菌酯使用技术
- “两刀”在手 水稻无忧
- 小麦后期做好这几点,助你每亩增产上百斤
- 蓟马爆发期,防治迫在眉睫??!
- 警惕!跳甲进入高发期,做好防治尤为重要
- 小麦茎基腐病已经发生,务必做好预防!
- 提醒 | 四月下旬,正是小麦吸浆虫防治关键期
- 4月中旬,这几个病虫害正在小麦上爆发!
最新资讯文章
您的浏览历史
